华体会hth(中国)官方网站|呼伦贝尔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
发布时间:2024-10-26 人浏览
本文摘要:“我的心爱,在天边,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……”每当这首悠扬的歌曲响起,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想到美丽的呼伦贝尔。
“我的心爱,在天边,天边有一片辽阔的大草原……”每当这首悠扬的歌曲响起,人们就情不自禁地想到美丽的呼伦贝尔。近日,记者走进这片令人魂牵梦萦的草原,一睹她的盛世“容颜”。辽阔的大草原上绿浪涌动,花海延绵;兴安岭林海,轻风拂过,泛起绿色的波涛,尽显纯美与空灵。呼伦贝尔的美丽源于上苍的恩赐,更源于呼伦贝尔人对绿色的坚守。
对于这片绿色净土,当地干部群众小心呵护,倍加珍惜。“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,呼伦贝尔市委书记于立新说,“建设美丽呼伦贝尔,就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向,坚持生态保护优先,走绿色发展之路,努力实现在发展中保护,在保护中发展,以绿色发展引导产业布局、倒逼结构转型。
”为了夯实绿色根基,发挥绿色优势,发展绿色产业,推进美丽发展,呼伦贝尔谋定而动,蓄势而发。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和制度,更重要的是压实各方责任。
呼伦贝尔实行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,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呼伦贝尔市制定出台了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》《呼伦贝尔市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办法》《关于加强呼伦贝尔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决定》等制度。2016年10月1日,《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》正式颁布实施。
这些构建起呼伦贝尔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“四梁八柱”,表明了呼伦贝尔市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。刚性制度,还须铁腕执行。
近年来,呼伦贝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,严惩乱砍滥伐、毁林毁草开荒、草原挖药等行为,对违法排污企业严管重罚。2013年以来,呼伦贝尔市森林公安相继开展了“猎鹰”“天网”“雷霆”等专项行动,共受理涉林案件1.1万余起,综合查处1.3万余起,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.3万余人;全市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行动,检查企业1954家次,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14家(次)。呼伦贝尔不懈努力,从制度到实践,让绿色发展提速增效。
呼伦贝尔有着12万多平方公里的草原。绿草如茵、坦荡壮阔的大草原让多少人流连忘返。然而,面积达2000多万亩的3条沙带,犹如疮疤,成为草原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。
2009年起,呼伦贝尔全面向沙地宣战,启动了沙区综合治理工程,并将该项工程作为全市公共公益工程的一号工程。全市每年投入1.5亿元治理沙地100万亩,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治沙,将黄色的“沙魔”用绿色锁住。到2017年,全市完成沙区综合治理面积1100万亩,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了“双减少”。
沙地治理,仅仅是呼伦贝尔生态建设的缩影。从呼伦贝尔草原到大兴安岭林海,更大范围的保护与建设一直在进行之中。
——以“退”为进。全市实施的退牧还草、沙化退化草场治理、草原建设等工程,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1亿亩以上;——搭建平台有序推进生态草牧业示范区建设。目前,示范区已组建了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,在这里开展各种研究,为草牧业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;——实施森林保护工程。近5年来,全市完成造林绿化任务510.72万亩,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111.22万亩。
截至2017年末,全市森林面积1300万公顷,森林蓄积量11.6亿立方米,森林覆盖率达到51.4%;——海拉尔河、伊敏河生态修复等水系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。近5年来,呼伦贝尔市深入开展额尔古纳河、嫩江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,境内大部分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,重点河流达到Ⅲ类以上的水质断面占76.9%,总体保持在全区优良水平;——对照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“回头看”督察呼伦湖综合治理项目过程中指出的问题,呼伦贝尔市深刻反思,深挖病根,坚决打好呼伦湖综合治理整改攻坚战,凝聚形成全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……精心的呵护换来丰厚的回报,呼伦贝尔的生态环境持续好转,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群众感受至深。在呼伦贝尔,常常能听到人们说:“走进呼伦贝尔就是走进一个天然氧吧,呼吸空气就是养生。”为了守护好这蓝天碧水,呼伦贝尔市实施了中心城区集中供热和“拆炉并网”工程,拆除锅炉120座,新增集中供热325.8万平方米;累计淘汰燃煤小锅炉352台,有效解决了城市燃煤污染问题。
2017年,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.4%。如今,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当地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也成为内蒙古最亮丽的名片,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!畜牧业是呼伦贝尔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然而,传统畜牧业中的牲畜快速膨胀,导致部分牧区超载过牧,让草原不堪重负。今天,很多牧民改变了畜牧业的发展方式,自觉减少牲畜头数,转型发展,这成为今天呼伦贝尔新一代牧人的新选择。走进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呼和温都尔嘎查,牧民查干的牧家乐生意红红火火。谈起自家的变化,查干说:“之前,家里养了500只基础母羊和30头牛、30匹马,除去购买草料、人工费用等,收入并不高。
现在,这里的畜牧业从一味地追求数量向高质量转变,减少了牛羊的养殖,转而依托草原的优美景色办起了牧家乐,家里的收入是节节攀升。”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草原上的牧民。在绵延千里的原始大森林里,曾经声声不断的伐木声,在2015年4月1日戛然而止。
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,宣告了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结束。这一历史性变革的背后,彰显出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。
曾经担任根河林业局萨吉气林场901工队长的高显仁,就经历了从“伐木”到“育林”的整个过程。“保护才能发展,可持续才有未来。”这是高显仁的感悟,也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所认知的道理。
“不卖木头卖风景”。停伐以来,高显仁在林业局、根河假日旅游公司和所在林场的支持和指导下,与队友们依托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根河源头“马兰湖”,养起了兔子和生态鸡,发展森林旅游观光业。
今年,时间刚刚过去了7个月,高显仁们就有了4万多元的旅游收入。“虽然不砍一根木头,但生活变得越来越有奔头。”谈到自己的变化,高显仁颇为得意。
方方面面,点点滴滴,人们处处可以感受到呼伦贝尔的盛世“容颜”——天更蓝、草更绿、水更清、空气更清新、百姓的日子更富足!(记者赵娜李新军)。
本文来源:HTH官网-www.leg100.com